根据新研究的结果,水星的不成比率核心可能是太阳强大的磁影影响的结果,而不是在古代过去与另一个身体的灾难性碰撞的结果。
自从太空飞行出现以来,人类只发射了三艘宇宙飞船来揭开太阳系最内层行星水星的秘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水手10号飞船对水星进行了三次独立的近距离探测,捕捉到了高分辨率的图像,并在此过程中捕捉到了水星磁场的数据。
几十年后,2011年3月17日,原子能机构的信使航天器成为进入汞周围轨道的第一个探头。然后,它在前所未有的细节中花了四年的表征外星人世界。同时,联合欧洲/日本任务bepicolombo.仍然是到地球的途中,并设定到2025年的晚期。
通过这些努力,天文学家对水星有了很多了解,但它仍然有许多科学界尚未解决的谜团。
一个这样的神秘与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关。过去,通过轨道航天器收集的数据分析,采用汞的引力签名的详细读数透露,该行星相对于其披风的尺寸具有不成比例的巨大铁芯。
更具体地说,据估计,核心约占水星质量的四分之三,半径约为1289英里(2074公里),而岩石外壳深度仅为250英里(400公里)。这使得它成为太阳系中密度第二高的行星。
迄今为止,关于水星为何如此微小的行星却拥有如此巨大的内核的主要理论围绕着这样一个观点:它实际上曾经是一颗更大的行星,在遥远的过去的某个时候发生了行星碰撞。根据这一理论,相互作用的灾难性力量足以剥离水星的大部分外壳,留下一层浅层地幔覆盖这颗曾经较大的行星的核心。
然而,根据新的研究,水星的异常结构实际上可能是太阳磁场的自然影响的结果。
作者创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其原始灰尘和气体的原始云最终将形成了太阳系的行星,并模拟了年轻的太阳磁场对旋转质量的影响。有人发现,我们的父母之星的磁影影响将嵌入在整个云中嵌入的铁颗粒更近。这导致了最接近太阳的行星,其具有比太阳系更远的轨道在一天轨道上的较大的铁芯。
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模型与早期关于行星形成的研究相结合,以计算物质被拉向太阳的速率。他们发现,他们的模型预测的行星组成与现实生活中构成我们太阳系的行星非常吻合。
除了阐明我们的太阳系是如何合并并随后成熟的,这项新研究还可能对天文学家有重大意义,他们希望对遍布银河系的遥远的系外行星有更深入的了解。
“你不能再只是说,‘哦,一颗恒星的组成是这样的,所以它周围的行星一定是这样的,’”马里兰大学的地质学教授、这项新研究的作者之一威廉·麦克多诺解释说。“现在你不得不说,‘根据太阳系早期恒星的磁性,每颗行星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含有铁。’”
该团队目前正在寻找一个已知有岩石行星环绕的外星恒星系统,以便进一步验证他们的理论。
这篇论文已发表在杂志上地球与行星科学进展.
来源:马里兰大学